阅读历史 |

管鲍之交的那点事(1 / 1)

加入书签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略知历史的人都知道,管鲍之交,可谓是彼此信任到能把命放在对方手中,纵使有过也可任凭定夺的那种。管夷吾[即管仲]发迹前,与鲍叔牙就认识了,但是管夷吾给人的感觉就是损人利己,为什么呢,好处他占先,有过就推给鲍叔牙呗。可鲍叔牙总是给予找好听的理由以正视听,比如两人做生意,管夷吾取利比鲍叔牙多拿一倍,从人不服,鲍叔牙说,夷吾家贫,我自愿多给的。两人同伍,战时靠后,返回时尤为积极,多人笑其胆怯,鲍叔牙说,夷吾家有老母在堂,留身实为奉养,不是真怯呢。类似之事不甚枚举,鲍叔牙总以溢美之词搪塞,管夷吾感叹为知音,两人遂结为莫逆之交。齐襄公即位后,为了后嗣无忧,就择人辅导他的两个儿子。管夷吾对鲍叔牙说,齐襄公只有两子,后世之君非彼即此,你我择一辅之,若嗣立之日,互相举荐皆可出仕了。鲍叔牙同意了他的看法,管夷吾选长子纠辅之,叔牙为公子小白辅之。鲍叔牙挺有危机意识,见齐襄公y乱鲁侯之妻自己的妹子时,就意识到了祸事不远,就告诉小白须出走暂避,两人就选择了与齐接壤的小国莒地居之。因齐襄公荒y无度,搞得人心向背,最终被叛乱的连称杀害。后叛将连称、管至父等拥戴公孙无知即位,诸臣不服又被雍廪背后刺杀。自以为得势的连称、管至父等亦被用计砍死。至此诸大夫就想着迎回在公孙无知篡位时,出逃鲁国的公子纠为君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与齐国近在旦夕可至的鲍叔牙就先与管夷吾将公子小白向齐国送去。管夷吾为了阻止小白比纠先入主齐宫,就带了鲁国拨与的三十乘轻骑,昼夜兼程追赶至即墨,管夷吾直接了当要求小白停止前行,须让相距尚远的公子纠先入,被鲍叔牙断然否绝:请你退去,各自为主,不要多言。管夷吾见护送的莒兵睁眉怒目,有争斗之态,不敢强迫假装退去,蓦地弯弓搭箭,偷偷瞄准小白,一箭射去,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内。管夷吾这才策马扬鞭的跑了。管夷吾虽智,哪里知被公子小白骗了,他那一箭不过是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为了防止善射的管夷吾再次偷袭,佯装中箭,咬破舌尖诈死。到了临淄,在鲍叔牙的斡旋下,小白顺利的先与公子纠登上了齐侯的位子,是为齐桓公。大势已定,国家间的利益是高于一切个人的。鲁庄公为了不开罪齐国,应鲍叔牙来使所请,是直接纵兵将原本护送的公子纠袭杀于生窦。囚禁送于齐国路上的管夷吾为防鲁人加害,心生一计,写了一首《黄鹄》词,教差役来唱。词曰: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局兮,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差役得了此词,是且歌且走,乐而忘倦,车驰马奔,计一日得两日之程,遂出鲁境。鲁庄公幡然追悔,觉得管夷吾有才,为防齐人不杀反用之,不是件好事,就指使公子偃去追杀,为时已晚。囚车到了齐国,鲍叔牙亲释枷锁,将管夷吾迎入了驿馆。说他是天下奇才,只有引荐于齐桓公,才是齐国之幸,民众之褔。齐桓公起初是想烹杀管夷吾来着,以报射钩之恨。鲍叔牙说,那时是人臣各为其主,今为了天下,可揽为己用啊。还算有肚量的齐桓公就特赦了管夷。齐桓公即位后就想着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坚辞不受,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夷吾有五:宽柔惠民;治国家,不失其柄;忠信可结于百姓;制礼义可施于四方;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敢战无退均不如管仲。在鲍叔牙的一再举荐下,齐桓公以最隆重的礼贤下士的方式将管夷吾迎入朝内,与之促膝,围绕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进行了长达三日三夜不知倦乏的深谈,不负所望的管夷吾为齐桓公勾勒了能让齐国强大起来的内政、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愿景和施政策略。至此齐桓公拜管夷吾为仲父,恩礼在高、国世卿之上。并言: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呵,这倒好,齐桓公甘愿做起了甩手掌柜,奠定了他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霸的基础。所谓人才难得,知人善任,这也是明君的风范。能用好臣工、人尽其才,也是一种驭人有道的君王了。而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也让我们见识了公而废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贵品质,不仅有助于小我,也有益于国家啊。[读东周列国志~草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