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西游·梦落执念篇5、6(1 / 1)

加入书签

西游·梦落执念篇5脱离集体的个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与蚊虫无异,随时有性命之忧,也毫无抵抗力的在险山恶水里自求多福,玄奘的西行艰险与此无二,能够活着,夜晚见到星辰,第二天能够见到太阳,就是生命得以延续,以自己有限的能量、潜能的发挥迈出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的壮举。玄奘终能到达印度汲取佛法本源,这是他莫大的造化。可他不远万里的行程,才是世人更为感动和钦佩的为之流芳。跋涉荒漠的玄奘,他西行的路还有很长。随行的队伍业已不复存在,他的形影单吊又能延伸多远呢?未知的迷茫早已超出了急剧下降体能的负重,只有视死如归的毫无迟疑让他没有犹豫也没有倒下。路旁的森森白骨,定是让玄奘也有来日的某一天某一时成为其中一份子的凄凉。虽如此,毕竟比这些已化为白骨的人要好上许多,至少自已还有血肉,还有神识的想我所想,也许路旁白骨的人太累了,倒下是一种解脱,做到生命极致的事情,其精神已属难得,无人能够达到的赴死之境,超脱于世,来生必是积得莲花一朵,造化定当与众不同。玄奘如此想着,又有何畏惧呢。他的路是越走越阔的见证西域壮美的山河,在奇异的世界里收获艰难险阻的回报。荒漠上的一颗小树,透着稀疏枝叶的绿色,都是上天给予玄奘的惊喜,这不是不毛之地,也不是生命的禁区,有生命就有可行的涉足。这是心中有希望的通达,是明亮心中的执念得现。坚定就在脚下,行远从不因畏缩而无途。\/\/

西游·梦落执念篇6西行之旅,无需别人的理解,也许还有误解,只要心中明析,走自己的路,无须在意无谓的不相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过于从众,共性势必被俗念桎梏,束缚活跃的思维、自由奔放的灵魂。玄奘的行为又岂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呢,只有不加杂念的读取他的所思所想,才能理解荒漠行走的决然。玄奘是不孤的,他的精神层面以到了忘我的境界。能以无法形容的行知完成了不可能的事。路上的艰难险阻如何克服的,遇到的豺狼虎豹又是如何逢凶化吉的呢。穿越荒无人烟的生命禁区难道不吃不喝吗?现实中的苦难行程,可以想象,想象就是舍生忘死、浴火重生的过程。吴承恩的笔下是神通广大的猴王、贬入人间且不乏本领形似猪的怪人和酷似凶徒的和尚,再外加白龙化身的做骑,让玄奘转危为安、缩地千尺、逢凶化吉的一路畅通无阻的而去。路上的八十一难真是较为详尽的列数了玄奘的西行,可能遇到的危险,这些危险在神化色彩的笔下,那就是妖魔鬼怪,消灭妖魔鬼怪,当然就是天堑变通途。肉眼凡胎的唐生,怎么着也对付不了善于变化的妖怪,孙悟空的出现,就是火眼金睛的辩识真伪,对应到真实的玄奘苦旅,就是他有不凡的洞察力、异于常人克服困难、躲避危机的能力。玄奘虽是和尚,毕竟也是个人,是人难免对美丑都有个好恶的判断。和尚的修行就在于修身养性,经受不住美色的诱惑就过不了y欲关,猪八戒的德性就是人性的一种不加掩饰的本性流露,何为八戒,唯不断的经受考验,在戒律里终守得清规,这是八戒要时时诫勉的,也是修行路上的和尚要做到的。世无完人,即使拜入佛门也难免心生怨嗔,沙和尚就是一个僧徒在修行路上会冒出的念想,之所以如止,世道艰难,难免受到人、生物的相侵,是感化还是还击,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善念能否抵的过受到伤害产生的怨嗔,这是沙僧面目虽凶,终以慈悲心肠度世的修行必经的过程。当玄奘闯过了诸多加与的磨砺,取得真经而回,虽觉不可思议,又深信不疑。因为,他的西行之旅,本就是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