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良药苦口利于病(1 / 1)

加入书签

“杨哲,你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错。说明你也有文学方面的天赋。但是,你是不是太注重课本了?你的每个答案,几乎都是对课本的复制,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在里面。哪怕是回答我这个需要创意性思考的问题,你也只是机械地拿课本上的话语去硬套,套的驴头不对马嘴。”罗锐人如其名,即便年岁已老,说话却充满了锋锐之气,没有给杨哲留一丝情面。杨哲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罗锐叹了口气。张昭全见两人气氛紧张,连忙在一旁打起了圆场,“罗教授说的对,杨哲,你不能死读书啊!这样吧,其实这个问题我也答不好,不如罗教授来给我们讲讲,让我也听一堂课,如何?”罗锐微微点头:“行,那,我们换个地方讲。”三人坐在了一楼大厅的长排座椅上,罗锐一边,张昭全带着杨哲坐在一边。“杨哲,你看过《野草》吗?”杨哲点点头:“看过。”“那就好。先来说《过客》。在过客里有三个人物,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个中年人,中年人就是过客。”“过客问:路的前方有什么?女孩没有经历过,所以她回答,有鲜花。而老人经历过了,所以他回答:路的前方只有——‘坟’。一切道路的尽头都只有坟而已,这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罗锐停了下来,睿智的眼睛望着杨哲。“……对死的觉悟?”杨哲试探着回答。“这样答也可以,但更准确地说,这体现了鲁迅的‘绝望’!人生就是绝望的。但是,即便是知道了路的尽头只有坟,过客也依然向着前方继续走去,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鲁迅对绝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的人生追求。”“在过客想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小女孩看到他鞋子走烂了,脚也受了伤,就给了他一块布,让他裹伤,可是,过客拒绝了,你知道他为什么拒绝吗?”“因为鲁迅是个战士?”“不,这和战士无关。”罗锐虽然否定了杨哲的话,却依然细心解说着,“你想想看,布裹在脚上,继续往前走的话,会发生什么?布也会破掉!之前鞋子都能磨烂,脚都会走破,布又怎么可能一直不破呢?这个布,就是温情的象征。人生在世,总会有亲人、朋友给予你温情,可是过客却拒绝了温情,为什么?因为温情会妨碍前进。脚裹上布,固然不疼了,可当他裹着布走到前方,象征着温情的布也被现实磨灭之后,他会重新感觉疼痛,会本能地想要返回去,去寻找布,让温情再度麻醉他。这以为着什么?意味着退缩与放弃!所以鲁迅拒绝了温情。”“让我们再来看看《死火》,死火讲的是什么?”这个杨哲知道,他略一回忆,答道:“是寒冷的山谷里有一团死火,一个路人说,我把你带出去吧。死火说,可是我被带出去,就会烧完。路人说那我还是不带你了。死火说,不,如果我继续在这山谷里,就会冻灭,你还是带走我吧。”“答的对!那么这又体现了鲁迅怎样的观念?这其实和《过客》是一脉相承的,鲁迅想要去做实事,想要起到作用,宁愿烧完自己的这样一种精神。”说着,罗锐露出些许的怀念之色,感慨道:“当年钱理群曾经去找他的老师王瑶。王瑶年纪大了,钱理群就对他说,王老师,你以后不用再做学问啦,我们来做就好了。王瑶说:那我岂不是坐以待毙?钱理群说,那您继续做?王瑶说:那我就是奋力挣扎。不愿坐以待毙,而去奋力挣扎,这也与鲁迅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再来看《这样的战士》。你还记得这篇的内容吗?”杨哲对这篇其实印象已经不深了,他拼命地回忆了一下,却依然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怎么都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就在他想要承认自己不记得的时候。

在头脑里不断回忆的尝试,似乎一瞬间击穿了什么,一连串鲜明清晰的信息流入脑海。他竟然在意识里复现了《这样的战士》全文!“战士在无物之阵中行走,他的枪是对准敌人的,可他根本就找不到敌人,所有人都对他点头问好,用点头作为杀人不见血的武器,他没有目标,但他依然举起了投枪……”杨哲用自己的话语大致说了一遍。罗锐终于笑了。“是这样的,杨哲,你对作品很熟悉,一般的本科生通常不记得这篇。你还记得鲁迅的一个是因为后面剧情会用得上,二个是为了塑造角色,三个是因为,理科学霸文可以一整章专业论文,咱也可以啊。食用本章可以配合鲁迅的《野草》原文。很短的,毕竟散文诗。另:主线剧情开始后,就不会有这种大段的学术内容了。以及,以上内容可以放心作为文科知识学习,我以我的专业水平保证,这段内容是我先咨询,随后某个水平比我高太多的学者(二级教授)向我口授,我只是记录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