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 / 2)
她不知道凝固费不费时间,但桑萝夜里时常睡不足她是看得出来的,容器少了,少不得要多做几次,费时太久,人也被空耗着,因而提点二人再送个陶盆。甘氏和冯柳娘哪里有二话,俱点头应下。冯柳娘回到家里把这事一说,卢老太太就点头:“是该这样,等粮商来过咱就知道价钱了,这两天你先用布吧,咱们家织的布算是多的,我看阿烈媳妇也用得上,你挑那好一点儿的。”冯柳娘点头,然后找出一个木桶,又取了一个陶盆,提着给送到了山上。……沈家。沈安和沈宁正数钱。那几串钱桑萝没动,交给小兄妹俩个点算。让桑萝意外的是,兄妹俩个算着虽有些磕巴,但是竟然能数到一百,且没出错。一百以上的数才茫然了,不会。桑萝奇了:“你们学过数数?”兄妹俩都点头。沈安:“以前大哥会教的,从我们四岁起就慢慢教了,会折木棍让我们数。”沈宁补充:“采了野果也要叫我们数的,再叫我们自己分。”还挺有方法。“你们大哥读过书?”这一下兄妹俩齐齐摇头:“没有。”“那是跟人识过字?”沈宁摇头:“没有。”沈安却道:“会写名字吧?还有算数,都是找村正叔学的。”一些久远的记忆好像被打开了,沈安道:“大哥从前能从溪里捕鱼,山里还能逮到野鸡野兔什么的,能去集上或是县里换几个钱,但不识数的话容易吃亏,所以特意找村正叔学的。”桑萝挑眉,这是已经吃过亏的吧?莫名有些想笑。她看着两个孩子,忽然问道:“你俩想学认字吗?” 修条路还摆花沈安噌一下站了起来:“大嫂,你教我和阿宁认字吗?”桑萝笑:“教,你们大哥有一样没说全,不止不识数容易吃亏,不识字也很容易吃亏的,我先教你们一些简单的。”至于去乡学读书,原身记忆之中,早在十多年前州学、县学和乡学就被前一位皇帝废了,后边这位倒是看重教育,复开了一些学校,只是在具体执行上却并不算到位。至少原身从前的家乡里只有县学,并无乡学,乡里子弟要想读书,只能自己去拜一位有学识的先生,这年头想找一位有学识又愿意收学生的先生并不容易。桑萝来到这边后,从来不知有乡学,至于县学,她虽常往县里去,也是往东西两市去得多,有没有县学也未曾留心过,看来下次还得打听打听。沈安听大嫂说要教他们兄妹俩个认字,兴奋得不行,却又茫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桑萝笑了起来,道:“你和阿宁可以去找一些细沙回来,越细越好,一会儿我请有田叔给你们弄个装沙的木盒子,先用树枝在沙上学写字吧。”纸笔是买不起的。纸是真的贵,非常非常贵,她至今连厕纸都只能用一些合适的树叶洗净晾得软了作替代…………冯柳娘几人送木桶和陶盆过来的时候,陈有田也来了。桑萝迎过去,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自己做些粗糙的东西还成,豆腐是要卖的,这框架没做好影响成品卖相,又给叔您添麻烦了。”陈有田半点不介意:“这没什么,不用多大会儿就能干完。”正好工具都在桑萝这里,木料也是现成的,陈有田自己翻翻拣拣就上手做起来了。沈安和沈宁提着一畚箕细沙回来的时候,看到陈有田,一人一声有田叔,放下畚箕就往陈有田边上凑,那叫一个热情。“有田叔,您能不能给我和阿宁也做个东西?”满脸的期盼。陈有田是个好好性子,笑着问:“做什么?”沈安和沈宁就把沙盘的用处讲了,比比划划的形容大概多大多深的,小家伙都想一路了。写字用不着多深的,不费什么木料,做来也简单,陈有田听后满口应了下来。沈安满口的谢,想起上回大嫂搭鸡舍伤了手时自己发下的豪言,也不走了,就站在旁边看陈有田干活。陈有田稀奇:“你还想学木匠活?”他原是玩笑的一句,哪料沈安一本正经点头:“想,有田叔你教教我呗。”陈有田:???
“真想学啊?”沈安点头:“真想,我家里就我一个男的,以后这些活就该是我担起来的。”一句话把陈有田逗笑了,旋即又想起这话背后的辛酸,叹气:“你哥也跟我学过,做出来的活比我的还细致些。”一老两小,三个都蔫吧了。陈有田拍拍沈安:“学吧,想学我就教你。”当真边做边给沈安讲解一些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沈宁也凑在一边听。桑萝看他们讲得认真,也不打扰,下山去找陈老太太要了一些稻草,借了一把铲子。老太太也不问她要稻草干嘛,这时节最不差的就是稻草了,直接给绑了一大捆。桑萝还真用不着这么多,不过想想鸡鸭窝里也得勤换稻草,嗯,攒一点也行,谢过老太太,提着铲子背着那一大捆稻草又回了家。也没进家门,就在院外就有原来盖房子多出的一些黄黏土,在边上铲出一个泥堆来,就地提水和泥。沈安和沈宁听到些微动静出来的时候,桑萝已经往里抛稻草,准备自己脱鞋用脚踩着和泥了。这个活儿沈安和沈宁熟啊!盖房子那会儿他们看了好些天,还自己上去踩过。兄妹俩都奔了过去:“大嫂,和泥吗?我来我来!”撒丫子奔过来,脱了鞋子就要往里蹦,裤脚一挽,进去踩上了,这才问:“大嫂,咱和泥干嘛?”桑萝想笑:“忘了我让你们捡的鹅卵石了?咱们今天就铺上。”祁阳县近来少雨,却不代表后边就不下雨,这鹅卵石路自然是能早些铺起来就早些铺起来。有这小兄妹俩和泥,她也不用自己脱鞋上了。转身去整理院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