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2 / 3)
无论在哪里,它都是像神一样的存在!
这些老外们就像他们一样,拌饭、放进囊里,还有在吃意大利面的时候也加了进去……”
慕晴话音刚落,楚云风就笑了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吃意面的时候来一勺麻婆豆腐,那画风还真是很有意思。
“笑什么笑,人家说的是真的好不好!”
慕晴给楚云风丢了个白眼,继续说道:“要说这rb麻婆豆腐的传奇和发展,都源于一个人,他就是陈健民。
这位川菜大师出生于1919年,11岁便开始在餐馆里打杂,靠洗碗的时候偷偷用手指头抹盘子尝味道来学习烹饪调和之道。
然后,他成了爱画画爱女人更爱美食的张大千家的厨师。
1952年,因为张大千前往国外,陈健民辗转到台湾和香港工作,最终登陆日本横滨港。
1958年秋天,陈健民同一道来日本的台湾友人黄昌泉开办了“四川饭店”,专营麻辣口味的四川菜。
当时nhk就距离四川饭店不远,这里成了演职人员的“高级食堂”。
彼时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物资匮乏。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四人当中就有一名患有营养不良。
为了教家庭主妇“如何让孩子吃到价廉却营养丰富的食品”,nhk制作了一档叫《今日料理》的节目,他们也邀请了陈健民参加。
从1959年开始,陈健民多次参加这档节目,也正是借助它,他真正把“麻婆豆腐”变成了日本的国民料理。
陈健民的麻婆豆腐并非一成不变,麻婆豆腐讲究麻而辣,花椒和豆瓣酱甚至可被视为麻婆豆腐之魂。
但是口味清淡的日本人很难接受这种重口味,陈健民刚开始推荐麻婆豆腐时,就在口味方面进行了改良,就连他自己都承认:“我的四川料理有点改动,不过还是正宗的,味道很好。
因为日本很难买到豆瓣酱,他甚至还把麻婆豆腐中重要的豆瓣酱改良为大豆酱和辣椒。
用辣椒代替花椒,使用八丁味噌代替了豆瓣酱,减轻麻辣口感,让rb人更容易接受。
就这样,适合rb人口味的麻婆豆腐便诞生了,开始了它征服rb人味蕾的生涯。
也就这样慢慢地成为了一道国民菜式,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样。”
慕晴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全部都告诉了楚云风,听起来确实是有些魔幻,这道菜竟然会这样机缘巧合般地成就了偌大的名声。
“原来是这样,我看不仅是这麻婆豆腐被改良了,其余的很多菜也都被改良了吧,就像中午米师傅做的那道回锅肉一样?”
楚云风回忆了一下中午的几道菜,回锅肉自己还稍微能够接受,但是那道糖醋里脊,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是的,制作回锅肉时用rb人更常吃的卷心菜替代了蒜苗,做干烧虾仁时则放入了番茄酱让味道更加柔和。
担担面在sc地区是没有汤汁的,但为了适合rb人的吃法,添加了汤汁。”
慕晴也有些觉得头皮发麻,这担担面加了汤汁之后到底还怎么吃呢?
楚云风更是摇头苦笑,正准备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服务员已经将做好的麻婆豆腐呈上来了。
:四大派系
听了慕晴讲述这道菜的神奇的海外历史,楚云风这会儿非常好奇它的味道,也不知道这味道到底正不正宗。
首先观察它的颜色,第一眼看到它的颜色,楚云风就判断这道菜做得不合格。
当然,这是完全以川内传统菜的标准来评判的。
因为它的颜色跟正常的颜色相比淡了一些,没有正常颜色那样红得鲜艳。
而最让楚云风关注到不同的一点,那就是这份麻婆豆腐里面不仅有豆腐,还有一些白白的东西。
这些白白的东西看起来白嫩嫩的,比豆腐的颜色都还要白,而且给人感觉是比豆腐都还要嫩。
这到底是什么鬼?
改良派?
这是进行的什么改良?
除了这几点之外,蒜苗、肉末、花椒面以及表面撒上的一层葱花,看起来到是有些像模像样。
先试试吧!
楚云风先试的是豆腐,那白白的东西等会儿再尝试。
入口之后首先感到的是麻而不是辣!
差评!
很明显,这辣味已经被降低了很多,而且还带有一丝的甜味,更是让这辣味降低了不少。
至于口感上,这豆腐使用的是南豆腐,偏嫩一点儿。
最正宗的麻婆豆腐其实是使用的是卤水豆腐,在sc话里面叫做“胆水豆腐”。
而现在大家为了追求豆腐的细嫩口感,都选择了石膏豆腐。
石膏豆腐虽然口感比较嫩,但是在入味上面跟卤水豆腐相比却差了许多。
这也是吴妈告诉自己的,这道菜想要追求正宗的做法,首先选择的就是卤水豆腐。
虽然这辣味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