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74节(3 / 4)

加入书签

力,也是一母同胞的缘故,再不济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你怕是没那个运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然是彻底撕破脸了,沈玉兰站出来道:“好走不送!”

林婶子只焦急回去怎么和嫂子交代,对于沈玉兰的冷脸并不在意,贺家就算再体面,和她关系也不大,她丈夫和儿子的前途,却是实打实地要仰仗大伯哥的。

林婶子一走,沈玉兰和爱立道:“你别听姓林的瞎诌,你贺叔和二哥,肯定是巴不得你多住在这边的”

贺哲明抱着庆庆道:“我可不给我外甥女搬走。”庆庆给他逗得“咯咯”笑,和妈妈道:“妈妈,我们不走。”

爱立有些无奈地道:“我知道,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还能因为这么个混不吝的人,就搬出去不成,我现在可巴着妈妈给我带孩子。”

她表了态,沈玉兰和贺哲明都松了一口气,沈玉兰和贺哲明道:“哲明,人家大概是嫌弃我这个继母,担心我俩不是一条心,以后让她家闺女受委屈,这也能理解,你不要往心里去,你要是觉得这林红可以,我再托人去问问。”抛开林婶子不说,林红家世确实很好,哲明要是能和她结婚,以后的路应该能好走很多。

贺哲明把庆庆举高高道:“不用,兰姨,我不喜欢这种姿态高的姑娘,和您说一句实话,如果真要找对象,我宁愿在工人和知青里找,更能聊到一块去。”

沈玉兰笑道:“那我改改策略,再给你问问。”

“谢谢兰姨,就是下回约在饭店里见吧,可不能再让我们庆庆受这种委屈。”

沈玉兰笑道:“好,好!”庆庆不过三岁,还听不懂大人之间的机锋,哲明这是委婉地说,不要给爱立气受。她和之桢半路夫妻,两边又都有孩子,这几年哲明一直在边疆,乍然住到一块来,沈玉兰心里也是有些犯嘀咕的,就怕爱立和哲明处不好。

却听女儿忽然道:“二哥,我真觉得,你是很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走关系,不慕权势,完全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中。”贺叔在入京之前,也是申城纺织工业局局长,他的独子却毅然到边疆垦荒去了,调到京市来,也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现在有林红这样一个家世好容貌好的姑娘属意他,他却能这样轻松洒脱地拒绝了对方,这不仅仅是一桩姻缘,也是一份触手可得的大好前程。

爱立忽然觉得,这个年代真的有很多赤忱的青年,他们自愿下乡支边,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原本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黄金年代,因为一些错误而延误了一批人的青春。

但是错误的路线,很快就能得到拨正了,她开始好奇,像他二哥这样的支边青年像张季芳李学兵那样的知青,又会迎来怎样的人生旅程?

第311章 1977年10月

随着徐春风的回归,爱立主持的高速梳棉机分梳工艺小组,迅速开启了高强度的研制计划,从尘笼刺辊到在刺辊上方后罩板处安装2—6根固定盖板在锡林前部加装固定盖板在锡林后部刺辊上方增设分梳辊等。

爱立每天奔波在纺织科学研究院或者是试验工厂的路上,家里的事完全交给了妈妈。

原本打算过年回一趟汉城的,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研究院的事,让她分身乏术。幸亏年底的时候,樊铎匀来信告诉她,他的调令已经在走程序。

沈爱立带着庆庆在京市过了第一个春节,开春以后,她就将庆庆送到了幼儿园里。

冬去秋来,时间一晃滑到了1977年的国庆节。

爱立牵着庆庆到轻工大院的时候,叮嘱她道:“一会啊,看到了阿姨要和人家打招呼,今天可不准调皮。”

“知道了,妈妈。”小庆庆仰头问道:“妈妈,二舅是要结婚了吧?”

这个问题倒把爱立问住了,“应该快了吧!”这两年,家里给二哥介绍了几个对象,都没成功,妈妈都让她在单位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没想到上一周,二哥忽然宣布,国庆节要带对象回家来看看,可把妈妈和贺叔高兴坏了。

爱立也希望,二哥这次的姻缘能顺利点。

爱立到的时候,她妈妈在厨房里准备配菜,庆庆喊了一声:“姥姥!”

沈玉兰立马回头,“哎呦,庆庆宝宝来了啊,姥姥给你买了好吃的酥饼,放在桌子上呢,让你妈妈给你拿一块。”

爱立给女儿拿了一块酥饼,才转头问道:“妈,二哥他们还没回来吗?”

“没呢,你贺叔去买调料了,我早上忙得晕头转向的,花椒八角这些都忘了买。”又指给女儿看道:“今天早上,刚好碰到有新鲜的河虾,你看看,这个头还挺大的。还买了鲈鱼排骨,加样炒菜两个冷盘,是不是差不多?”

“够了,妈。”又悄悄问道:“贺叔是不是特别高兴?”

沈玉兰笑道:“那是自然,他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盼着哲明成家的。”

沈玉兰这时候才发现女婿没来,“咦,铎匀呢?不是说好让你俩一起来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